工業地應用,提供給大家參考:

 

以下文章引用至台灣工業地供給應用服務資訊網站

 

工業區專欄

 

防工業區炒地 管理要更嚴

  資料來源: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股王大立光最近趁著總統來訪之際,向總統反映面臨不易找到設廠土地的難題。這是目前台商鮭魚返鄉的寫照,找地比登天還難。

        返台的台商也抱怨,中部幾座新興工業區,每次招商就搶破頭,土地很難取得。因為有不少炒地皮的廠商抱持新股上市抽籤的心態進場搶地,搶到土地之後就轉手出售,讓真正急著建廠的廠商被排擠在外。
        其實據統計,目前縣市政府開闢的工業區未賣出都還有二到三成,但面積零散,整合不易。已賣出的,也有甚多閒置,但舊業主不急著賣,要賣也要賣高價。例如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地段好的第三種工業區土地,一坪最近開價高到260萬元,五股也漲至八、九十萬元。連去年才十三、四萬元的中壢工業區現在都大幅上漲,悄悄站上20萬元。為什麼?

        去年監委周陽山、李炳南、馬以工就曾公布一項調查報告,指出造成台灣工業區土地閒置的原因,在於政府開發工業用地缺乏整體規畫,又缺乏跨部會協調機制,造成各園區間相互競爭及供需失衡。

        另外,更嚴重的問題是,我們的租稅政策不處罰廠商圈地,土地稅、房屋稅按公告地價、房屋現值課稅,養地成本低,廠商沒有處理閒置工業區的意願。日久,隨經濟發展,漲價歸不了公,全進私人的口袋,地價因此高居不下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最近的奢侈稅,更含有稅制上的一大漏洞:非都市計畫內土地居然不用繳奢侈稅。因此,工業區養地風潮日熾,工業區用地問題雪上加霜。解救之道是,趕緊補破網,趁在奢侈稅滿兩年之際進行檢討。
        對於工業區土地短期買賣,視同非供自住不動產,課徵特種貨物及勞務稅(奢侈稅)。如果未來有更嚴格的修法,還要一體適用,以杜絕短期間的炒作。而對於長期持有、不開發的土地,趕緊恢復課徵「空地稅」。

        2011年初時,行政院即同意財政部建議,廢止1985年「暫時停徵空地稅或照價收買」的解釋令,授權地方政府課徵空地稅及照價收買,代表地方政府可課徵高於地價稅二至五倍的空地稅。但目前,落實情況不佳。去年8月審計部曾公開呼籲要落實。現應該趕緊重新定位施行。

        另外一個重要的配套措施,就是取消或提高工業區土地變更的回饋代金。工業區土地變更為住宅,回饋的代金是依據公告現值加四成計算,現值通常低於市價,讓廠商有暴利可賺。唯有改變回饋方式不再方便繳錢了事,或是提高代金的計算基準,才能杜絕漏洞,促使工業土地不再被犧牲或濫用。
2002年,政府為促進投資、解決工業區閒置土地,於當年5月推出「006688」工業區土地租金優惠專案,「006688」是指,前兩年免收租金,第三、四年審定租金打六折,第五、六年租金打八折,第七年起回復原審定租金。

        006688的精神是如果你要租,一般是簽訂20年租約。而且如果廠商租了之後要由租轉購的話,租金還可以抵售價,其目的就是讓廠商不用一次繳清土地價款,可以降低廠商初期投入的成本。這個專案當然有其時空背景,但因為有一些工業區土地隨著地價調升,應該要重新審定價格,可是廠商大力反對。政府因此去年還辦後續推動及價格重審機制檢討公聽會。該會顯然還是以保障現有廠商為考量,卡死需用地的後進新廠。

        工業區土地被投資客與養地大戶控制,讓真正有設廠需求的廠商無立足之處,我們不能視而不見。公權力參與管理工業區土地開發利用相當重要。工業區是國家生產的命脈,不容許有養地、炒地皮的現象。建議政府應訂定嚴厲的管理規則,不容許廠商任意變更使用,甚至嚴格訂定幾年不開工就收回的規定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新竹縣市土地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